编者按
“壁立千仞忠魂傲,苍松翠竹戎装俏。戍边卫国苦为乐,山河在手青春笑。”
(相关资料图)
这首写在巡逻路上的《边关颂》,写出了边防官兵的奉献,写尽了他们的骄傲,更写进他们的心里。山南军分区防区平均海拔4000米,区域内遍布冰河雪原、峭壁峡谷、密林沼泽、戈壁乱石……在这远离城市繁华的地方,无数的青春身影爬冰卧雪践行忠诚使命,独处月下守望万家灯火,走进风刀霜剑磨砺血性,挥洒汗水浇灌青春之花。
戍边不觉苦,卫国责任重。当我们身处岁月静好时,不妨细品这一幕幕独属于边防战士的“雪月风花”,在一声声“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”的宣誓中感悟如磐初心和青春力量。
饮冰踏雪,追寻心中那抹红
■中国军网记者 赵镭饷 马嘉隆
茫茫雪原上,一行深深浅浅的脚印延伸向天边……
青春总是憧憬着“远方”。抬眼望远方,在边防官兵心中,“远方”很远,那是巡逻路的尽头,要经历数个昼夜爬冰卧雪的艰难徒步;“远方”也很近,就是心中那一抹永不褪色的红。
官兵在巡逻路上。李学文摄
巡逻路的终点,鲜红的国旗猎猎作响。当亲口喊出“我们站立的地方是中国”,一连数日爬冰卧雪的艰辛,都化作满满的骄傲。
边防战士们总说,巡逻路离云很近,离雪更近。出发时身边还是草木葱茏,而经过一整天持续上坡路段,海拔升高1000多米后,抬眼望去只剩白雪茫茫。待夜晚宿营时,身下的积雪已足有三四十厘米厚。“一天之内,我们能从盛夏走到寒冬。”西藏军区某边防连连长陈怀圣说道。
虽然知道即将面临彻骨的严寒,但官兵出发时,作训服里也只穿了一身秋衣,“我们通常要负重几十斤,穿多了迈不开步子,而且走上一阵就浑身冒汗,只要不停下来就不觉得冷。”
可预见的磨难尚能克服,巡逻路上却难免会有“意外”。曾经在一次探索巡逻路线时,陈怀圣和战友们错过了宿营地,眼见天色渐暗,他们只好直接在厚厚的积雪上搭帐篷宿营。
那次,他们找遍了四周都没有发现植被。夜宿雪原时,如果不能及时砍柴生火的话,从大汗淋漓到冰寒彻骨也不过是一阵风吹过的时间。整理好睡袋后,陈怀圣组织官兵快速脱下湿透的秋衣,从地上抓了几把雪,用力把已经冻得麻木的身体搓热,重新换上干燥的厚衣服,再用最快速度钻进睡袋里。即使如此,依然很难抗衡荒野上的严寒,不少官兵晚上实在冷得受不了了,就相互把睡袋接起来,抱团取暖。
身体很冷,但心中始终燃烧着一团火,因为前方有独属于边防官兵的幸福时刻——在边关一线展开国旗、宣示主权。即使每个人的军旅生涯中都经历过多次,但心中的那份感动,总是宛如初见。“‘我们站立的地方是中国’,每当我们喊出这句话时都会有一种自豪感,无论一路多么艰辛,都能随之‘满血复活’。”陈怀圣说。
边关有我,请祖国放心!边防战士们用一行行坚实的脚步向祖国作出承诺。对于年轻的高原军人来说,在那抹鲜艳红色的感召和引领下,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。
厄尔布鲁士峰,欧洲第一高峰,狂暴的天气和严寒的冰雪让众多登山爱好者望而却步,却无法阻挡中国军人冲向荣誉的脚步。
黝黑的皮肤、壮实的身材、冷峻的面庞加上如雄鹰般锐利的眼神,不论谁第一眼见到次罗布,脑海里总是能跳出“硬汉”“能打”这类词汇。3次为国出征“厄尔布鲁士之环”国际军事比赛,他和战友们让五星红旗一次次飘扬在国际赛场。
次罗布在比赛中。资料图
虽说是比赛,但危险却是实打实的:埋在雪下深不见底的冰缝、垂直陡峭的悬崖、高山上的严寒和暴雪、崖壁上不断滚落的碎石冰屑……哪怕一点点失误都会造成严重后果。2018年,在转运伤员的比赛中,次罗布不慎崴伤,脚踝迅速肿大起来,更要命的是,接下来两天的比赛又是体能消耗很大的越野和雪山登顶项目。最后两天,次罗布选择连续打封闭针,比赛完成后,他的整只脚疼得无法着地。“那时候我想到的只有胜利!”
去年出国比武时,不少队员都出现发热的症状,严重影响体能。比武接近尾声时,中国队排名依然靠后。“为祖国荣誉而战,我们决不放弃!”面对不利处境,这是彼时队员们唯一的念头。
最后“翻盘”的机会在“雪山登顶”项目,这向来是中国参赛队员的优势项目。尽管队员们的体能还未完全恢复,但背负国旗的他们咬紧牙关,突破身体极限,用尽全力向上攀登。汗水一滴滴落下,他们的眼神却愈发坚定,最终一路领先,实现逆风翻盘!按照比赛惯例,率先登顶的队伍可以将国旗插在山巅。回想起又一次飘扬在欧洲最高峰上的五星红旗,次罗布的脸上洋溢着骄傲的笑容。“当时我们什么都顾不上了,只想着拼尽全力为国争光。”
饮冰踏雪,难凉热血,跨越冰雪与山海,唯有那一抹红最暖人心。边关巡逻的每一次出发,雪山之巅的每一次冲锋,都是边防官兵对祖国最真挚的告白。
边防官兵在巡逻路上展开国旗宣誓。李学文摄